好不容易工作有個段落,今天陪朋友來到光華水果攤門市,朋友打算大採購一番。
其實不得不佩服這家企業 ,從以前只攏納部分族群的消費者,在以前可能是設計師,又或是從事美工行業的人,也可能是追求時尚的消費者。
到如今,門市一家一家開,隨便經過任何一家店都一定有客人,客群也比以前來的多元,雖然裡頭的人並非有商品要購買,但是卻可以說這些門市內的消費者一定都有對水果商品有一定的嚮往或是認同,

好不容易工作有個段落,今天陪朋友來到光華水果攤門市,朋友打算大採購一番。
其實不得不佩服這家企業 ,從以前只攏納部分族群的消費者,在以前可能是設計師,又或是從事美工行業的人,也可能是追求時尚的消費者。
到如今,門市一家一家開,隨便經過任何一家店都一定有客人,客群也比以前來的多元,雖然裡頭的人並非有商品要購買,但是卻可以說這些門市內的消費者一定都有對水果商品有一定的嚮往或是認同,
早上的大安,偶爾會見到某個看似學生的訓練者,今天意外聽見他與某位訓練者的對話。學生看似有著自己的一套健身理念,一套訓練方式,這個話題的展開不知道是不是在主動請教之下促成了他與另位訓練者的對話,因為內容不外乎該怎麼訓練,以及訓練的諸多基本原理。又或者是那位訓練者身為一個相較學生較為專業的專家,給予學生訓練者的提示或是忠告。
學生訓練者身上都會帶著一本筆記本,至少我見過他3~4次,每次都是筆記本不離身,每次做完一個器材,或是一組訓練,便就近找個平台開始塗塗寫寫,看著他十分認真,努力用手指計算剛剛做完的訓練,想必對於自己有個目標。
其實筆記本裡有些什麼倒是令我感到好奇,筆記本裡寫什麼,不是重點,我純粹是想看看不同的筆記形式,以及他怎麼整理他的訓練計畫。
之所以會注意到他,可能只是某天的碰巧,當天剛好在他旁邊從事自我鍛鍊,在那時候的不久前,我在某電子期刊看到教導健身的幾項動作,這位訓練者當時就是使用這樣的方式,當時真的有令我小小驚訝,心想,怎麼他也知道,後來想想也或許是自己之前才疏學淺罷了。
後來幾天,不再見這號人物,也有可能是本人最近偷懶,有一日無一日的出現,或許哪天我也開始攜帶小筆記本,隨時紀錄生活周遭一切的一切。